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文?關于敬老愛老的作文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我們的身邊也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敬老故事。 在許多人眼里,也許會認為人一老,就變得特別的啰嗦;人一老就變得一無是處;人一老就是一個負擔、一個累贅。那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弘揚這種品德。如今,社會上已有許多熱心人士在幫助那些貧困的老人和兒童。有的幫助那些貧困的家庭渡過難關,有的幫助治不起病的家庭捐款治病,作為小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一定要繼承好我們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在我上學的路上幾乎每天都會看見那位老奶奶,她一手提著一個袋子,一手拄著一根小棍,吃力地在垃圾堆旁撿拾可以燒火甚至可以回收的紙殼和瓶子。要不就拿著一個小板凳,呆坐在鄰居的墻角下,她滿頭銀發總是胡亂的盤在頭上,黑黃的臉上,布滿了皺紋,穿著一件破爛的灰色大褂,聽媽媽說:那是姥姥那個年代的老人穿的衣服。可見,老奶奶家里該有多貧困。我每次看見她,心里都有一陣心酸。有一次,我禁不住好奇走上前去,問那位老奶奶:“奶奶,您這么大年紀,怎么還自己出來撿柴燒?”奶奶擦了擦汗水,嘆了口氣:“唉,為了生活啊。”“那您的家人呢?”“啊,我的兒子十年前被勞改了,還有一個孫子,如今也該娶媳婦了,可是家里太窮,沒有人喜歡嫁他,他經常不回家。唉!我都90多歲的人了誰都嫌棄。“唉!”奶奶又嘆了口氣,“他們都大了,都不愿養我這把老骨頭了。
小學生作文愛的故事篇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而我們也理所應當要繼承和發揚這些美德,并且不能只是嘴上說說,更應該用實際行動去關心身邊的老人。
依稀記得那是一個普通而又忙碌的清晨,我吃完早飯就匆匆到公交車站,準備乘公交車去上學。還沒到公交車站就遠遠地看見車站站著一位老婦人,一頭白發靜靜地盤在頭后,手中似乎還提著什么,隔著幾米遠,我卻能看出她的落寞。我穿過走到她身旁,她轉過身來,瞇著眼睛朝我笑,眼角的皺紋顯得尤為突出,那是時光無情地將歲月的痕跡刻在了她的眼角,她輕聲問我:“怎么這么早就出來了?吃過早飯了嗎?”我點了點頭,“您這么早出去有什么事嗎?”老人嘆了口氣,“人老了,身體也不好了,要去醫院看病。”在我們的聊天之際,公交車才在朦朧的薄霧中緩緩向我們駛來,停在了我們的面前。大家蜂擁而上,我和身旁的大姐姐為老人讓出了一條道,老人顫顫巍巍地走上了臺階,我們也隨后上了車。
車上的人可真不少,也沒有座位了。老人有些站不穩,兩只手緊緊地抓著扶手。司機看到老人同我們一起擠了上來,顯得有些惱火,“這么早孩子們都要上學,你這么早和孩子擠什么擠。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2000多年前,孟夫子就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導我們要“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
多么寬廣仁慈的愛心!多么豪邁清亮的口號!我們為有這樣的優良傳統而倍感自豪和榮耀。古往今來,我國歷史上涌現出了無數孝老敬老的楷模,留下了一段段美談佳話。
被稱為“五帝”之一的舜,其母早亡,繼母對他十分苛刻,而舜對繼母卻始終孝敬有加,終獲堯帝的賞識;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我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即使自己作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自己病弱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它們如春風春雨一般,感染著我們,滋潤著我們的心靈。其實,尊老愛幼的精神并非只存在于偉人名人的身上,它時時就在我們身邊。
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位叔叔騎著摩托車,后面坐著一位老奶奶。當時正值寒冷季節,這位叔叔卻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短袖,而那位老奶奶身上卻裹著一件厚厚的男式外套。那一刻,我內心不由得激起一陣溫馨和感動,相貌平平的叔叔在我心中頓時變得無比偉岸高大。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敬老故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敬老故事作文1
相信你聽過一首叫《愛的奉獻》的歌,每一個字都飽含著溫暖的愛。讓我們唱出《愛的奉獻》,讓我們用行動來付出我們的愛,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溫暖的陽光灑在大地上,讓世界顯得更加溫暖。在一條布滿“黑衣服”的路上,一位將近70歲的老奶奶正帶著一車重物行駛。一秒,兩秒。時光飛逝,紅太陽從藍天升起,看起來很明亮。奶奶汗流浹背,車越拉越慢。看到奶奶累了,想跑過去幫忙,卻被一個帥哥快步沖到她身邊,用輕快的語氣說:“奶奶,我來幫你推車吧!”老奶奶感激地說:“好!好!”然后,奶奶拿起她的手,指著馬路對面的拐角說:“送到那個拐角就行了。”奶奶在前面拉車,男孩在后面推車。他們持續做了幾分鐘。最后,他們掙扎著把這些沉重的東西送回了目的地。放下車后,奶奶說:“小男孩,謝謝你幫我推車。多虧了你,我才能安全地把車放回去。”男孩很謙虛地說:“奶奶,不客氣。
記得孟子說過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之幼以及人之幼”。可見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社會上十分重視尊老愛幼。如建了許多養老院和孤兒院,讓那些老人能安享晚年,讓那些被狠心父母拋棄的孩子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度過快樂的童年。公交車上也專門為老弱病殘人特別準備了幾個座位。電視里也經常播放一些好心的叔叔、阿姨通過希望工程或慈善機構捐款、捐物讓失學兒童策反校園……但是社會上也常常出現一些不尊老愛幼的現象。
記得,一天清早我背著書包上學時看到一個老人吃力的在垃圾堆里認真的翻看什么,只穿著一件破圍裙,飄落下來的幾根銀發隨風隨動,腳上穿著破舊的拖鞋,在寒風中仿佛述說著她的苦楚。我過去問:“老奶奶這么大年紀了,您怎么干這種活?”“唉,為了生活呀!”“那您沒有兒女哪嗎?”“當然,三個兒子,都成家了!”“那您怎么不在家享福呢?”“享福?他們都大了,成家了!,誰都不愿養我這個老骨頭了。”我氣憤地說:“那是違法的,您可以去告他們呀!”“唉!都是自己的心頭肉呀!……”聽了老奶奶的話,我帶著幾分憐惜悄悄地走了。
我想:老人們為了他們的兒女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當父母年邁時,做兒女的這樣對待他們心安理得嗎?讓人難以想象,讓人氣憤哪!
我希望大家攜起手來,相互幫助,都能尊老愛幼,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讓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
以上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文的全部內容,5、從老奶奶的身上我又一次深深體會到了:世界上那種最無私的愛,無疑是父母對兒女的愛,父母為了我們的幸福,他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作為中華兒女,尊老愛幼是我們的美德。孟子說的好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中華兒女就應該這樣,不管在哪里,只要有需要幫助的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